智能制造給中小企業帶來發展契機
2015-7-8 9:26:13 點擊:
中國的中小企業生存困局,一直是國家相關部門和媒體比較關心的問題。隨著中國制造的實施,以智能化為發展方向的中國制造業變革,講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契機,這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一個結果。
但是,一輪全球產業變革和國內經濟新常態,中小企業要不斷進行調整才能在未來發展中搶得先機,獲得更多發展空間。從實際情況看也是如此,善于捕捉市場機會、重視創新發展、注重培養品牌價值的企業,經營狀況就比較好;一些技術含量低、產品缺少特色、調整不及時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普遍困難。要想在未來智能制造生態鏈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一個企業創新能力的強弱,不僅取決于其內生的創新資源,而且取決于其整合社會和全球資源的能力,單打獨斗式的封閉創新已經不能適應智能制造時代產品和技術的更新速度,必須要向聯盟式的協同創新轉變、向平臺式的開放創新轉變,這是當前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智能制造生態鏈中的中小企業來講,更要以全球化的視野、開放的心態,積極尋找機會參與前沿的技術創新聯盟,通過整合或者借力各種優良科技資源,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和整體創新實力,力爭在關鍵環節獲取技術優勢,從而逐步在協同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鏈中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實現收益最大化。
在智能制造生態鏈中,標準無處不在,不能進入智能制造的標準體系中,就不可能成為生態鏈中的一環。從智能生產、智能工廠到智能物流,都需要一整套嚴格的標準體系,比如實現數控設備智能化的互聯互通、不同組織的生產過程協同,以及質量過程控制、決策支持系統等等,標準都起到了基礎性作用。中小企業要積極探索設立專門負責標準化管理的組織機構,一方面收集與自身領域緊密相關的國內外標準,及時掌握行業標準信息的最新進展;另一方面,要加強與標準組織、行業龍頭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聯系溝通,積極參與新標準制定,保證標準的實用性和先進性。
在智能制造生態鏈中,智能化改造是企業無法繞行的選擇,尤其是對于加工型企業來講,更顯得尤為迫切。智能化改造不是僅僅引進單個機器人或者智能設備,而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將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管理運營等有效銜接起來,逐步提高整體的智能化水平,最終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統。當然,企業不能盲目的進行智能化改造,既要量體裁衣,又要量力而行,要將智能化改造作為一個漸進式的演變過程,從最急需的階段入手,逐漸改進。同時,也要注意借助政府的力量,積極爭取試點示范;注意學習同行的經驗,避免走彎路。
服務化轉型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對任何類型的企業來講,都有必要通過服務化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利潤最大化。一般來講,企業服務化轉型的過程也就是業務流程再造的過程,服務化轉型的重點是圍繞拓展產品功能和滿足用戶需求,增加研發設計、物流、營銷、售后服務、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等服務環節投入,提升服務價值在企業產值中的比重。當前,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的成功案例很多,比如服裝企業青島紅領,通過十多年積累的超過200萬名顧客個性化定制數據,推出了國內首個服裝個性化定制平臺;IBM、通用、海爾等傳統加工型制造企業,也都通過服務化轉型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隨著互聯網廣泛應用到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方向。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的關系總在發生不斷的變化,企業組織必須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變革,才能順利地成長、發展,避免僵化和死亡。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趨勢迫使企業要不斷的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才能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和更人性化的體驗,從而讓創新成果更快地轉化成實際商業價值。對處于智能制造生態鏈中的企業來講,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中小企業的發展,關系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后勁是否充足,以及未來在全球市場上的中國企業占有率是否能夠得到持續擴大。面對智能制造帶來的發展良機,國內的中小企業要迎頭趕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 上一篇:2015中國國際機器人展 那些亮瞎眼的機器人 2015/7/15
- 下一篇:公司新版網站正式上線 2013/9/22